干霧抑塵技術應用(煤炭抑塵劑生產工藝)
干霧抑塵技術給煤炭行業帶來福音。干霧抑塵已廣泛應用于礦山、電廠、港口、垃圾處理站等領域。這是通過 云霧捕捉粉塵,讓水霧與空氣體中的塵粒結合,形成粉塵和水霧的聚集體,在重力作用下沉降,實現源頭抑塵,可有效解決部分封閉/半封閉狀態下無組織粉塵排放的處理問題,如料斗、給料機等裝卸區的除塵。 干霧抑塵設備是通過混合水來抑制粉塵 霧化成與塵粒大小相近的水霧顆粒,有效吸附空氣體中懸浮的可吸入塵粒,并凝聚成團,靠重力沉降,可有效抑制10微米以下的塵粒。 與傳統的布袋除塵、噴霧灑水、靜電方式相比,干式抑塵具有可操作性強、用水量少、使用壽命長的特點。在適用范圍、運行成本、處理效果、節能環保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。此外,對無組織排放治理和避免矽肺,綜合抑塵效果可達95%以上。 干霧抑塵技術可以產生直徑1-10微米的水霧顆粒,有效吸附空氣體中懸浮的粉塵,尤其是直徑小于5微米的可呼吸性粉塵顆粒,并在重力作用下凝聚、沉降,從而達到抑塵效果。*中國應用于抑制直徑小于5微米的可吸入性粉塵的技術為空白色,用于港口和火力發電廠。 在煤炭行業,干霧被廣泛用于抑制粉塵,可以達到以下效果:1。減少用水量:原灑水車噴水量大,導致原煤含水量過高,客戶投訴多。 按照每年2.3萬列車卸車計算,原有灑水車每列車噴水20噸。 使用干霧抑塵裝置后,噴水量減少90%以上,每列車噴水量僅為2噸。按照每噸1元的再生水價格計算,年節水量為41萬元。 2.減少煤炭損失:原噴水抑塵裝置抑塵效果差。 每個翻車機室的卸煤池平均每天產生約10噸煤塵。 共有13臺翻車機,全年產生煤塵約4.68萬噸,按每噸500元計算,共損失2340萬元。 使用干霧抑塵裝置后,實測抑塵能力達90%以上,每年可減少煤炭經濟損失2106萬余元。 3.由于大量使用再生水除塵,煤的熱值大大損失。有統計顯示,煤的水分每增加1%,煤的熱值就會損失3050大卡,相當于按6000大卡和40大卡計算的煤損失的0.67%。按年吞吐量2.3億噸計算,年發熱量損失相當于154.1萬噸煤,損失金額約7億元。 4.減少清理煤池帶來的人力成本:使用原有的噴水抑塵裝置,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清理翻車機室的卸煤池。 使用微米干霧抑塵裝置后,無需頻繁清理煤池,有效降低了清理煤池帶來的人力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