噴灌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的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式
1.噴灌系統的正確使用。首先關閉支管上的閥門,然后啟動水泵。所有設備維護后,將其保存在干燥的倉庫中。 泵達到額定轉速后,依次打開主閥和支管上的閥門,使泵在低負荷下啟動,避免過載,防止管道因水錘而振動。 2.使用前,檢查噴嘴豎管是否垂直。密集段后,水舌逐漸支撐是否穩定。 非垂直管道會影響噴頭轉動的可靠性和噴水的均勻性;支架不穩定會在工作時被噴水力推下,損壞噴頭,砸壞作物。 3.噴灌的均勻度在運行中應不小于0.8。 如果均勻度差,可以通過提高整個噴灌的均勻度來彌補。 具體方法是:第二次噴灌時,噴頭布置在第一次噴灌的兩個噴頭之間,第三次噴灌的噴頭位置與第一次噴灌相同。 噴灌應在無風或無風時進行,因此應減小噴頭間距,或采用順風扇形噴灌。 風力達到3級以上時,應停止噴灌。 4.作業過程中隨時觀察噴灌強度是否合適。如果有風時必須噴灌,要求土壤表面不能產生徑流和積水。 否則噴灌強度高,應及時降低工作壓力或使用直徑較小的噴頭降低噴灌強度。 5.噴灌作業時,要注意防止水舌噴到帶電線路上,移動管道時要避開線路,防止發生漏電事故。 6.注意監測運行中的噴灌系統各部分的壓力,主管道的水力損失不應超過經濟值;支管的壓降不得超過支管最大壓力的20%。 二。噴灌系統的維護。如果長時間不使用噴灌系統,應拆開噴頭,檢查空芯軸、套軸、墊圓周等轉動部件有無異常磨損,損壞的部件應及時檢查或更換。 清洗后,在各件表面涂油,安裝;管道內的水要放掉,防銹脫落要修補,軟管沖洗干凈后要晾干。 2.每次噴灌結束后,要把機器、水泵、噴頭擦洗干凈,轉動部分要及時涂油,防止生銹;冬天要把泵和管道里的水放干,防止凍裂。 3.灑水車有很多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。下面介紹搖臂式噴頭和蝸輪式噴頭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。 3.1水舌異常的旋轉噴頭如果工作正常,在沒有其他東西(搖臂式水導或蝸輪)阻擋的情況下,水舌在噴頭附近應有光滑透明的圓形致密段,漏風變白,被壓碎;其范圍應不小于標準值的85%,且霧化良好。 否則就是變態水舌。 其表現為:3.1.1水舌一離開噴嘴,就散開了,沒有圓形致密段。 主要原因:①噴嘴內部損壞嚴重。 應該更換;噴嘴應拋光或更換;②整流器失真 應該修理或更換;③流道中有異物堵塞。 應該清除異物。 3.1.2水舌一離開噴嘴,表面粗糙不透明,但水舌的主流還是圓的。 原因是噴嘴粗糙、有毛刺或損壞。 3.2水舌特性尚可,但范圍不夠。 3.2.1范圍不夠,但水舌霧化較好。 主要原因是噴嘴旋轉過快。 調低噴嘴速度。 3.2.2射程不夠,水舌霧化也差。 原因是工作壓力不足。 根據需要增加壓力。 3.3搖臂噴嘴不能正常轉動。 3.3.1搖臂工作正常,但噴嘴不轉或轉動緩慢。 原因是:①空芯軸與套軸的間隙太小,應加大間隙;②兩部分被進來的泥沙堵塞。 應將其移除并清洗干凈;③安裝時套軸擰得太緊。 我們應該適當放松。 ④蝸輪、齒輪或空主軸、套軸銹死。 除銹涂油后應重新安裝。 3.3.2搖臂角度太小的原因是:①搖臂彈簧壓得太緊。 應適當松綁;②搖臂安裝過高,分水器無法完全切入水舌。 應該降低;③搖臂和搖臂軸配合過緊。 差距應該加大;④水壓不足。 水壓應該增加。 3.3.3搖臂開啟角度足夠大,但敲擊無力。 原因是導流板切入舌頭太深,以至于搖臂的力還沒完全碰到噴體就被沖走了。 打擊塊應該加厚。 3.3.4搖臂的敲擊步率不穩定,忽快忽慢。 3.3.5搖臂被甩出后不能返回。 主要原因是搖臂彈簧太松。 彈簧應該擰緊。 3.4蝸輪式(葉輪式)噴嘴不能正常轉動。 3.4.1葉輪空轉動,但噴嘴不轉動。 主要原因:①葉輪軸與小蝸輪的連接螺釘松動或銷子脫落。 應該收緊;②大蝸輪與套軸之間的定位螺釘松動。 應該收緊。 3.4.2水舌正常,但葉輪不轉,噴體不轉。 主要原因:①蝸輪或齒輪缺油,阻力過大。 應添加潤滑油;②葉輪被異物卡住。 應該清除;③定位螺絲太緊,導致大蝸輪偏心。 應適當松綁;3.5噴嘴的旋轉部分泄漏。 3.5.1沉淀物3次進入襯墊,密封面不密封。 應拆下空心軸并進行清潔。 3.5.2噴嘴加工精度不夠,空芯軸與套軸端面密封不嚴。 應該修理或更換。 3.5.3搖臂與軸配合松動或搖臂軸松動 找出原因并改正。 3.5.4換向齒輪打滑。 轉動換向桿掛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