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霧的實驗的方法(人工造霧的原理)
我們知道人工造霧需要使用成霧劑,不同的氣象條件和不同的相對濕度條件下使用不同的成霧劑。 成霧劑的影響因素一般可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。 內因:通過選擇高效吸濕催化劑,調整成霧劑的配方,可以獲得合適的凝結核初始粒徑分布,降低初始鹽溶液滴的水汽壓。 外部因素:在空氣體中要有足夠的水蒸氣,需要合適的溫度,避免液滴蒸發。 常用的成霧劑由煙火劑和成核物質組成,利用煙火劑燃燒產生的高溫,通過熔化、汽化、凝結將催化物質分散成微小的凝結核。 能吸收一定濕度的大氣中的水分并潮解,使其表面形成一層溶解有成核物質的鹽溶液滴膜。由于鹽溶液液滴的飽和水汽壓低于純水,周圍微空中的濕度達到或接近過飽和,為液滴的凝結和生長提供了動力。 成霧機理的關鍵是水汽在可溶核上的凝結,霧滴的增長主要是凝結增長。 (責任編輯:細水霧環保技術)